第1节:LangChain概述
1. 什么是 LangChain?
在上一章内容,我们了解了大模型的基本概念。但是,要将大模型的能力真正应用到实际场景中,我们往往需要做更多的工作,例如:
- 连接不同的 LLM 服务提供商。
- 管理和优化提示词。
- 让大模型能够访问和处理我们自己的数据。
- 让大模型能够调用外部工具(如搜索引擎、计算器、API等)。
- 构建能够完成复杂任务的应用逻辑。
- 为应用增加记忆能力。
LangChain 就是一个旨在简化和标准化这些工作的开源框架。 它提供了一套模块化的工具,让开发者能够更快速、更灵活地构建基于大模型的应用程序。
你可以将 LangChain 视为一个粘合剂,它将大模型的核心能力与外部数据、工具和计算资源有效地连接起来。
2. LangChain 的核心理念与架构
学习LangChain ,主要学习的是LangChain中的几个核心架构模块:
- Models: 封装与各种大模型的交互逻辑。
- Prompts: 管理和优化提示词。
- Chains: 构建结构化的应用逻辑。
- Indexes: 搭建知识库(构建RAG应用)。
- Memory: 让大模型记住用户与大模型的交互内容。
- Agents: 实现基于大模型的工具调用。
- Callbacks: 记录和流式传输任何链的中间步骤。
3. 为何选择 LangChain?
- 开发效率: 极大地简化了 LLM 应用的开发流程,提供了大量开箱即用的组件。
-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: 模块化设计允许高度定制和扩展,可以轻松集成自定义组件或替换现有组件。
- 标准化: 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接口和范式,方便开发者学习和协作。
- 生态系统: 拥有活跃的社区和丰富的集成(支持多种 LLM、数据库、工具)。
- 抽象层级: 平衡了易用性和底层控制能力,既适合快速原型设计,也支持构建复杂应用。